莫拉克風災發生一週、工作突然進入忙碌的顛峰期,所有關於水災救援的工作決策也是峰迴路轉,隨著這樣瞬息萬變的過程,我的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,想到了一些事,也想做一些事。


那天,還帶著一點時差工作了一天,就覺得未免也太走運,馬上就可以再放颱風假。後知後覺的北部人休養生息地過完了一個周末,周一進到辦公室後,工作氣氛卻全然不同!!


打開MSN,視窗上不斷彈出,朋友們紛紛詢問「你們有沒有收捐款!?你們有沒有要幫災民做點什麼!?


一時我還不能意會,怎麼頓時大家都關心起我的工作了!?


說實在,我向來很少在朋友之間提到太多關於我的工作
,也不喜歡談到太多關於愛心這檔子事,免得過於矯情,就好像做保險一樣,我不希望朋友因為我做的是募款工作而對我產生戒心。


因此,我只簡單地回應朋友,以往,發生風災時,我們都是用緊急救難金去幫助一些房屋、設備有受損的社福團體,趕快讓服務可以繼續輸送不間斷。如果這時候大舉動募款,所有原訂的募款活動都將大受影響,接著,到年底又會有一堆媒體開始詢問,有沒有排擠效應產生!?



去年川震之後,捐款排擠效應、媒體媒體詢問的畫面又再次在我腦海裡閃過一遍。


募款活動越來越多,朋友們想要付出的舉動也更加明確,我很感謝許多朋友都在第一時間幫忙在噗浪、facebook、MSN表示如果我們要募款的話,他們願意響應;我也聽到朋友說自願去物資集散中心協助整理衣物。


當她說出,「台灣人還是很有愛心的。」那時,我忍不住說了,「你知道有一個單位叫做賑災基金會,他們還有50幾億民眾的愛心捐款沒有用完。」說明了原委後,其實朋友沒有太大的反應,或許也是一時無法意會吧,眼前付出愛心的戲碼正如火如荼地上演著,怎能莫視!?


其實,我不是刻意要澆這一頭冷水,而是,或許是我們太熟悉這份工作,我們自然而然用直覺判斷了一些可預見性的未來。


同時,我又很難過,為什麼台灣人如此健忘?為何要讓你們的愛心一再被這樣衝動性的感受而欺騙?



就在心情矛盾複雜的週二下午,我看到了一位曾擔任我們的志工,一位廣告資深文案的朋友,在她的部落格寫了這麼一篇文章當雨水退去,同情的眼淚乾了,我們還留給災民什麼?


霎那間,我內心有點激動,終於有人懂我們了,我們一直默默耕耘要教育社會大眾的,就是愛心不是只有在重大災難發生時才要產生,而是就是一個很基本的理性概念,一個很簡單的利他主義,for common good.


或許,你很難想像,我們一年四億的募款金額,其中有80%都是來自和你我一樣的市井小民,剩下的20%才是來自企業的捐款。


一個不起眼的人物,卻也或許是我們很長期的支持者,雙眼全盲的街頭藝人、帶著兩個小孩努力賺錢的單親媽媽、七十幾歲在西門町街頭賣口香糖的老伯伯。
還有我這個不起眼的小人物。


花了百萬去念了碩士後,回來台灣卻只領著三萬多塊的薪水,可是,我還是固定每月定期定額捐款少少的六百元。少少的六百元,其實有時候好像吃頓好料的,一餐就花完了,有時候看著卡帳,懊悔怎麼又花這麼多錢,是不是該砍掉一些開支時,我卻從來沒想過要停掉捐款。


上週五下午,台灣數位文化協會來參與我們的一個會議,我才得知,原來網路上盛傳情資很正確的莫拉克災情網路中心,現在儼然成為半官方的情資中心,就是我們補助的團體之一,而他們願意百分之百協助我們後續的救災工作。


那天,我覺得好驕傲,我看見那少少六百元累積起來的豐碩成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克莉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